杭州美思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美思特”)创立于1994年,公司以先进制造和物联网技术为发展方向济南银环期货配资公司,经过20多年的发展,现已成为集EAS(电子商品防盗系统)、RFID(电子标签)以及智能化零售解决方案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。
2025年7月7日,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一纸警示函,将美思特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。在公司紧锣密鼓筹备上市的关键时期,这一监管措施无疑给其前景蒙上一层阴影。
关联方认定“灯下黑”,信息披露违规受惩处
浙江监管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,美思特对第一大供应商芜湖安博电子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芜湖安博”)具有重大影响。从采购数据来看,2022年-2024年,公司向其采购EAS产品装配委托加工服务金额分别高达700.88万元、1,168.52万元、1,997.17万元;2023年-2024年,采购仓储服务金额也分别为59.42万元、86.20万元。然而,美思特却未将芜湖安博认定为关联方,相关交易既未履行审议程序,也未及时披露。直至2025年6月26日,公司才召开董事会“补作业”,补充确认芜湖安博为关联方,并补充审议相关关联交易。
美思特此举明显违反了《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》的相关规定。为此,浙江监管局决定对美思特及公司时任董事长庄晓东、时任总经理翁琳峰、时任董事会秘书郑明、时任财务总监阮晓岚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,同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。这不仅是对美思特过往不规范行为的严肃问责,更是向市场传递出监管层对信息披露违规“零容忍”的强烈信号。
新三板表现“波澜不惊”,业绩背后隐忧浮现
美思特早在新三板挂牌,证券代码874307。回顾其在新三板的市场表现,虽有业绩增长之势,但并非一帆风顺。从年报数据来看,2022-2024年,公司营业收入确实逐年递增,分别为2.47亿元、3.22亿元、4.41亿元,增长率颇为可观,2023年同比增长30%,2024年同比增长36.87%;归母净利润也从2022年的1990万元攀升至2023年的3129万元,2024年更是达到5193.14万元,2023年和2024年的增长率分别57%和65.96%。
但光鲜业绩背后,暗藏隐忧。公司的应收项目增长迅猛,2022-2023年年末和2024年上半年末,“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”总额从4515万元飙升至8228万元,期间增长超80%,且基本为应收账款,这无疑给公司的资金回笼带来巨大压力,一旦账款回收不及预期,极有可能影响公司的资金链安全与后续发展。
上市辅导“受阻”,潜在风险亟待化解
当下,美思特正接受华金证券的上市辅导,目标直指北京证券交易所。然而,此次警示函的出现,为其上市之路增添诸多不确定性。在上市审核过程中,监管部门对拟上市公司的合规运营、信息披露质量向来高度关注。美思特此次关联方认定与信息披露的重大失误,或引发监管部门重点问询,审核进度也可能因此延迟。
此外,警示函事件会影响投资者对美思特的信心。在资本市场,投资者尤为看重公司的诚信与规范运作。美思特此番受罚,或导致部分投资者对其望而却步,即便成功上市,也可能面临估值折价的风险,不利于公司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与长远发展。
上下游合作或受影响,公司信誉待重塑
美思特与供应商、客户的合作稳定性或因警示函事件受冲击。供应商可能担忧美思特未来经营风险,进而调整合作策略,如缩减供货规模、提高供货价格等,这将直接增加美思特的采购成本,影响正常生产运营。而客户也可能因美思特的负面消息,对其产品与服务质量产生质疑,进而影响订单数量,冲击公司营收。
美思特目前亟需全面梳理内部管理流程,加强对关联交易的识别与规范,完善信息披露制度,确保类似违规行为不再发生。同时济南银环期货配资公司,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,及时整改问题,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,重塑公司信誉,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警示函事件对上市进程及未来发展的负面影响,在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中重拾主动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