△ 查看更多内容青岛股票配资
盐池之畔的涿鹿之战
胡春良
涿鹿之战,是上古时期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之间展开的一场大战。据《孔子三朝记》、《太平寰宇记·卷四十六》、《魏土地记》、《解县志》和唐朝著名诗人王翰的咏解州《盐池晓望》等史料典籍相互印证,今解州就是古时之“涿鹿”。
展开剩余84%关于这场大战,许多史书上都有记载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:“蚩尤作乱,不用帝命,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,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。”《逸周书·尝麦》 :“昔天之初,诞作二后,乃设建典,命赤帝分正二卿,命蚩尤宇于少昊,以临四方,……蚩尤乃逐帝,争于涿鹿之阿,九隅无遗。赤帝大慑,乃说于黄帝,执蚩尤,杀之于中冀,以甲兵释怒,用大正顺天思序,纪于大帝,用名之曰绝辔之野。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,以正五帝之官,故名曰质。天用大成,至于今不乱。”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述简单,而《逸周书·尝麦》虽然记述较为详细,但是掺进后人的思想和理解。
当时的社会形态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组成,有三个部落联盟比较强大,分别是以黄帝为部落首领的有熊部落,以炎帝为首领的神农部落,以及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。
有熊部落:大约公元前4856年前,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生活着以龙为图腾的部落,其首领名叫少典。他是伏羲和女娲的直系后裔,他的夫人有二,一是任姒(女登),二是附宝,她们是姐妹,是有蟜氏之女。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。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,故号黄帝。
神农部落: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,号神农氏,又号魁隗氏、连山氏、列山氏,别号朱襄氏(尚有争议,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)。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,所以称为炎帝。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,神农生帝魁,魁生帝承,承生帝明,明生帝直,直生帝氂,氂生帝哀,哀生帝克,克生帝榆罔,传位五百三十年。
九黎部落:上古时期,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这中原一带兴农耕、冶铜铁、制五兵、创百艺、明天道、理教化,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。蚩尤,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,也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首领,有兄弟八十一人(约81个氏族部落)个个本领非凡,骁勇善战。本和炎帝同属一个部落,因矛盾而离开炎帝自行发展。
涿鹿之战的起因是蚩尤西向大肆侵掠炎帝部落,炎帝大败,疆土全无,转向黄帝求助,引起黄帝、蚩尤两个部落在涿鹿发生的一场大战。
蚩尤是九黎首领,九黎即九夷,属东夷集团。其发祥地在今山东曲阜,这一地区史前时代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。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获得迅速发展,到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晚期,不仅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原始农业、家畜饲养有了长足的进步,各种手工业部门一无论是石器还是骨角牙器制作,其工艺水平都日渐超过了同期的中原,制陶业更逐步走向中华史前制陶的顶峰。在此基础上铸铜工艺萌芽,开始只能铸造小型铜工具,稍晚的龙山文化时已有了青铜容器的铸造,并逐渐取代了制陶业的尖端手工业的地位。随着社会经济、文化、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多,实力的增强,蚩尤开始向西侵略炎帝部落领地。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,武器精良、勇猛善战,所向披靡 。炎帝部落无法抵挡、节节败退,领地全失 。
炎帝向黄帝求救后,黄帝和蚩尤两个部落联盟便在涿鹿(今河东地区)展开大战。涿鹿之战异常激烈。起初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。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,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,发明了指南车,才冲出大雾。深陷困境的黄帝还得到玄女的帮助,制作了80面夔皮鼓,夔是东海中的神兽,“状如牛,苍身而无角”,“入水则必风雨,其光如日月,其声如雷”,黄帝用其皮蒙鼓,用雷兽之骨作鼓槌,“声闻五百里,以威天下。”互相斗法,各展神威,战争呈现胶着状态。
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,最后的决战进行于冀州之野,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有这样一个传说,记载了当时战争的情况:“有人衣青衣,名曰黄帝女魃。蚩尤作兵伐黄帝,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。应龙畜水,蚩尤请风伯雨师,纵大风雨。黄帝乃下天女曰魃,雨止,遂杀蚩尤。魃不得复上,所居不雨。”说的是战斗过程中,双方先由巫师作法,希望借助自然力量征服对方。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,以便淹没蚩尤军队,蚩尤也不示弱,遂请风伯、雨师相助,一时风雨大作,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。危急中,黄帝只得请下天女旱魃阻止风雨,天气突然晴霁,蚩尤军队惊诧万分,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,斩杀蚩尤,取得了最后胜利。
涿鹿之战结束后,黄帝进入东夷活动地区,“合鬼神于泰山之上,驾象车而六蛟龙,毕方并锖,蚩尤居前,风伯进扫,雨师洒道,虎狼在前,鬼神在后,腾蛇伏地,凤皇覆上,大合鬼神,作为清角。”涿鹿战争后,黄帝则乘战胜之余威,继续对四方大举征讨。黄帝对周围部族影响的扩大,华夏族在其他氏族中的影响也随之增大,华夏民族实现了第一次大融合,历史意义深远。
涿鹿之战虽然是近乎神话的战争,但是在河东地区留下了许多传说和遗迹。
《太平寰宇记·河东道七》载:“蚩尤城在县南一十八里……其城今摧毁。”故安邑县治在今山西运城市安邑镇。
《孔子三朝记》中说“黄帝杀之(蚩尤)于中冀,蚩尤肢解,身首异处,而且血化为卤,既解州盐池也。”
《安邑县志》载:“蚩尤城,在盐池东南二里许。<黄帝经>叙黄帝杀蚩尤,其血化为卤,今之解池是也。”
南宋郑樵著《通志》载:“小颢者,蚩尤所居,注蚩尤城,今名从善村……”
在运城盐湖东南方,距盐池古禁墙外1公里处,有一个历史悠久、文明古老的蚩尤村。它是远古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九黎部落的根祖之地,是以九黎部落的酋长蚩尤命名的,古称“蚩尤城”。但明朝万历年间,却被更名为“从善村”,一直到2003年6月11日,运城市盐湖区政府才又更名为“蚩尤村”。村西南角立着一块盐湖区政府立铭的“蚩尤村更名碑记”,碑文为:“蚩尤乃我域5000年前先祖代表人物,其率领众多先民开发盐池,冶铜造器,发展农业耕作,研造军械,富甲一方,名扬天下。盐业与农业丰富,引起外部落争战,蚩尤终不敌而殒。史载,从宋代以来,王室尊轩辕氏而贬蚩尤,至清代为甚,遂将蚩尤旧部遗址村落改名为从善村,而民众不从,仍称其旧名至今。为追溯历史,供漂泊南方及海外蚩尤及‘九黎’部落后裔寻根祭祖,亦为弘扬民族根祖文化,盐湖区政府于公元2003年6月11日召开常务会议,决定将从善村更名为蚩尤村。”
蚩尤村中有一座古庙祖神庙,占地30余亩,庙里正殿供奉着蚩尤村的祖神—蚩尤神像。神像高约一丈,头上长角,面目狰狞,一手握铁锤,一手执钢叉,强悍神勇,一副能征善战的威武形象。每年的六月初六是祖神蚩尤的忌日,蚩尤村民都要举行盛大的古庙会祭祀蚩尤,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,充分显示出人们对蚩尤的虔诚和对封建王朝贬低蚩尤的反抗。
在蚩尤村东南三公里处的中条山北麓,有一堡沟,堡沟口有一座芳草茵茵、巍峨高大的圆形墓冢,蚩尤村人俗称冢堆台。蚩尤被黄帝战败杀害后,九黎族民便将他的尸骨安葬在这里。千百年来,英勇善战的蚩尤一直安眠在这里,守望着他曾经带领族民亲手开发的运城盐湖。
至今蚩尤村一带仍流传着蚩尤能吃石头屙铁尿铜丝的神奇传说。现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的古代军事馆中陈列着“蚩尤造兵器”一事,文字表述为:“传说,蚩尤既聪明又勇敢。他将牛角装在头上,作为兵器使用;他又用兽皮制成大军鼓,军鼓发出响雷般的声音,曾让黄帝的士兵胆战心惊。他制五兵,造九冶,对中国兵器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。人们将蚩尤与天、地、日、月诸神并列,称其为‘兵主之神’。”
蚩尤的神话传说代代相传,至宋代祥符年间甚至又演化出“关公与蚩尤大战”保护运城盐池的神话传说。
涿鹿之战,以及运城众多的与蚩尤有关的传说和遗迹,传递着运城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厚重人文信息青岛股票配资,也是河东地区“古中国”元素重要表现,意义深远。
发布于:山西省